会议专题

大柴胡汤运用举隅

本文介绍了三例患者。患者1,支气管哮喘,从症状及舌脉看,胸满闷、心烦、便秘、心下痞硬、苔黄燥厚、脉弦数,为大柴胡汤的适应证。从体质角度看,形体肥胖、肌肉结实、腹部充实,按压抵抗有力,为大柴胡汤体质。综合二者,无疑是大柴胡汤证,予以大柴胡汤即可治病又能调体。面红唇紫、左下腹压痛、下肢皮肤干燥粗糙、舌暗红为典型的桂枝茯苓丸证。三诊时,大柴胡汤证不明显,血瘀证仍在,故投以桂枝茯苓胶囊长服善后。患者2,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呈现典型的大柴胡汤证。因病位固定、疼痛较为剧烈且病史较长,考虑兼夹血瘀证,故加延胡索、郁金活血通络、行气止痛。小腿抽搐,在于筋失濡养,予芍药甘草汤养血舒筋。加金钱草意在清热利湿排石,从B超复查看,结石并未排出,这在意料之中,因为曾有肝胆外科专家建议其手术取石治疗。从大柴胡汤角度看,其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重在通腑泻热、和解少阳、缓急止痛,而非以排出结石为目的,当然若能意外排出结石更好。患者3,慢性中耳炎、慢性腹泻,除与嗜好饮酒相关之外,体质因素亦不能忽视。久病顽疾,治疗可从体质切入,观其形体壮实、肌肉坚紧、上腹按压充实有力,考虑大柴胡汤体质。左耳流脓、腹泻,实乃体内秽浊之邪欲借耳道、肠道排出体外。治病当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方可愈疾。故主方投大柴胡汤,合用栀子柏皮汤,生薏苡仁、败酱草清热利湿排脓。方中用制大黄,意在泻热而非通便。

大柴胡汤 临床应用 支气管哮喘 慢性胆囊炎 慢性中耳炎 慢性腹泻

丁红平

武汉市洪山区中医医院 湖北武汉430071

国内会议

第四届国际经方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全国经方论坛

北京

中文

262-264

201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