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验案二例
本文介绍了两个病例。病例1,胃酸,患者欲吐不吐,有胃气上越之势,故用吴茱萸汤温中降逆,小建中汤温中补虚,有桂枝降胃中冲逆之气,茯苓饮消虚寒停饮,三方合用相得益彰;治胃酸于不尔之间也是理说应当。特别说明小建中汤原方用饴糖,但现在饴糖在市场上无处购得,常用驴胶补血颗粒来代替饴糖,借鉴饴糖的温中补虚,还用驴胶补血颗粒的原有的活血补血作用,实为今药现用,快捷方便。病例2,痤疮,乃湿热余毒留滞经络,郁而化火,火性炎上,循经上窜与面部,血腐肉败化脓而成,方中麻黄、杏仁透解在表之热,发在表之郁,地骨皮、赤小豆、连翘清解瘀毒,草、姜、枣调和诸药,且生姜协助麻、杏利在表之水湿;全方表里双解,一解在表之郁热,一解在里之瘀毒;患者有黄色分泌物且舌苔白腻说明湿重于热,用三仁汤清利脾胃湿热,条畅三焦气机,协助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清利湿热,斡旋于中焦以曾强宣上、畅中、渗下;同时用大椎穴放血,泻除三阳经有余疲热,疏通三阳经与督脉,气血流注通畅,代谢正常,全程治疗不忘“火郁发之”的遵旨。湿热焦灼为患,如油入面,也是痤疮难治之因,本案病例针药并用不失为治疗疑难病的一大法宝。
胃酸 痤疮 中药经方 临床疗效
李鸿兴
甘肃省高台县李鸿兴中西医结合诊所 7343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28-530
201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