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首都圈城市与区域综合承载力的思考

首都圈中心城市现实承载状态为:部分自然资源接近或超过区域自身资源承载极限: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承担巨大压力.导致承载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功能过度集中、人口过快增长与需求的多元化.要从大北京或首都圈的视角,疏解承载压力和提升承载能力两个视角来探寻路径. 本文首先对首都圈综合承载力进行了分析,淡水资源成为首都圈承载力的主要短板;区域土地按照农产品区域自给折算,人口已超载,后备资源有限,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交通承载力超载,且有由中心城向区域蔓延的态势;复合型大气污染与水环境是区域与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短板;公共服务设施供需矛盾突出;城市能源以调入为主;防洪减灾任务艰巨。 面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建设环首都圈发展,发展新城、卫星城,疏解城市功能;控制人口,建立人口承载力预警机制,实现人口与土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发展;推进节约型城区建设,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雨污分流、加快节水技改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配合卫星城、新城建设,调整、完善、疏散部分行政办公、教育、科研、医疗等基础设施、先“肥土回填”,后城市建设,搞好土地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等提高首都圈区域承载力的针对性处理建议。

首都圈 承载力 供需矛盾 资源配置

张贵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2013城市国际化论坛

北京

中文

79-84

201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