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柳州市一次”回南天”过程分析

对2013年2月17-18日柳州市出现的一次”回南天”天气,进行天气形势分析和物理量诊断.结果表明,”回南天”天气是在较为稳定的大气环流条件下出现的,过程期间北支锋区位置偏北,南支锋区小槽活跃,地面位于西南倒槽东侧.发生“回南天”前期,会出现较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使得地面建筑温度低,湿度大。之后气温迅速回升,使得室内外温差很大。“回南天”时,从高空到地面维持较为稳定的大气环流条件,低层为明显的西南暖湿气流,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和温度条件。高层北支系统偏北,使得冷空气难以南下影响华南地区;而南支系统活跃,其槽前西南风场源源不断地向华南地区输送暖湿气流。地面有西南低槽不断发展东移,“回南天”时华南多处于地面低槽东侧。“回南天”的结束方式有暖性好转和冷性好转,此次“回南天”的结束要表现为冷空气的南下带来干冷空气,从而冷性好转。还用一种可能则是由于长时间的气温回升使得建筑物内外温差减小,形成暖性好转。

回南天现象 天气过程 环流形势

陈剑兵 刘洲荣

柳州市气象局,广西柳州545001

国内会议

广西省气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柳州

中文

37,42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