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工程类群体性事件危机治理的启示--基于SNA的案例比较

风险社会背景下,工程类群体性事件易发多发,使地方政府在此类项目推进时数度遭遇难解困境.公众愈加敏感的风险认知,表现为公开的风险话语与行为,给地方政府的风险管理与危机应对能力提出新的挑战.而承载风险认知内容的信息流,经由媒体平台的扩散,扮演风险放大原动力的角色,日益成为事件风险演化与危机应对的重要环节.有鉴于此,本文采用SNA(社会网络分析法)为分析工具,以什邡钼铜事件、江门核原料加工厂事件为案例分析对象,通过多指标测度结果,对两事件进行解构和比较,试图从个人集合的舆情网络图谱中,呈现出具有共性的整体结构性因素;从分析结果的差异之处,看工程类群体性事件危机治理的变化、不足与趋势,并回溯形成变化的制度与行动原因,为类似工程类群体性事件的危机应对提供思考和改进空间.

工程类群体性事件 政府机关 危机治理 网络舆情 社会网络分析法

赵巍 石佳 陶方易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国内会议

2013应急管理(西安)高层论坛暨国际应急管理学会(TIEMS)中国委员会第四届年会

西安

中文

165-176

2013-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