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多因素方法复制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利用复合多因素刺激方法复制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探讨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和病理生理改变. 方法:利用CUMS造模方法,并观察造模前后、给药前后大鼠行为学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可的松(CORT)、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变化. 结果: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逍遥散组、酮康唑组地塞米松组比较,CRH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显著性差异(P<0.05,P<0.01);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逍遥散组、酮康唑组、地塞米松组比较,CORT显著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逍遥散组、酮康唑组和地塞米松组比较,ACTH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逍遥散组、酮康唑组和地塞米松组比较,AVP含量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CUMS造模方法可以成功复制肝郁脾虚证模型,肝郁脾虚证的病理生理与HPA轴功能紊乱有关,拮抗HPA轴亢进是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证的机制之一.
肝郁脾虚证 动物模型 复合多因素刺激方法 发病机制
赵博 柴丽 吴大梅 胡芳君 张小容 时京珍
贵阳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贵阳550002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42-148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