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源浙贝母的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多样性差异
目的:探讨不同种源浙贝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差异,以了解浙贝母的土壤微生态机制. 方法:利用变性凝胶梯度电泳和454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不同种源浙贝在同一块地种植其根际真菌的多样性及组成. 结果:DGGE结果表明,本地种(宁波种)根际真菌shannon指数高于南通和磐安种.测序结果显示宁波产地的浙贝根际真菌主要由子囊菌、半知菌、接合菌以及一些未知真菌组成.其中,3个种源根际大部分真菌种类相同,但每个种源均有特异性真菌.454测序结果发现磐安本地种真菌多样性高于宁波和南通等外地种,与DGGE结果相同,这可能是本地种进化适应的结果.磐安实验地的根际土真菌包括Fungi_incertae_sedis、Ascomycota、Mucoromycotina、Basidiomycota、Chytridiomycota等10个门,其中前5门几乎占据了整个群落的90%,其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均超过宁波实验地,充分显示出产地的差异以及宏基因组测序的优越性.磐安种根际真菌隶属于10门29科28属159种,宁波种6门20科19属136种,南通种8门37科47属289种,非根际土则隶属于7门25科24属102种.每个种的真菌种类有重复,但数量和组成有明显差异,如Dothidea、Capnobotryella、Conidiobolus等属仅存在南通种,而Pyrenochaeta、Glomus、Pseudonectria等则只存于磐安种,暗示这些真菌的存在与浙贝相关. 结论:种源和产地实验发现本地种的真菌多样性高于外地种,每个种源根际均有特异性真菌,说明根际真菌多样性及组成是由浙贝种源和产区的土壤类型共同决定,而这些真菌等微生物通过与土壤-根际微生态系统的互作,反过来会进一步影响浙贝母的生长.
浙贝母 根际土壤 真菌群落 生物多样性
袁小凤 路京 彭三妹 丁志山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53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28-236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