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用行为疗法和爱转变了他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便是打开她的金钥匙.教师要用爱的目光,洒向孩子,尤其是那些特殊的群体——随班就读生,让他们在爱的传递中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本文主人公李某,男,曾经在幼儿时期受过惊吓,所以孩子害怕上厕所,紧张、没有安全感。9岁时又住过精神病院,在住院期间,遭受过精神病人的毒打,导致孩子极度恐惧和害怕,表现为怕黑、怕孤独更畏惧死亡。再加上患有“秽语抽动综合症”并伴有情绪障碍和攻击性行为,其通常表现为:大吼大叫、骂人(极其难听)、打同学、情绪亢奋、不能参加集会(学校的集体活动)、言语胡乱、对任何人都不信任等。通过制定目标,采取行为疗法,用爱浸润李某,使他在爱的雨露中茁壮成长。一年多来,在帮助李某进步的过程中,作者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要学习、研究心理、教育理论,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心理医生”,及时地排除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障碍,精心地呵护他们,促使他们与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小学教育 随班就读生 行为疗法 心理健康

刘爱军

顺义牛山第二小学

国内会议

第六届(2013年)心理健康教育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37-40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