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中小学心理教师科研状况调研报告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是课程内容积极的促进者、开发者,要求教师凭借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个性来分析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就要求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北京市教委颁发的《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和顺义区教委颁发的《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也明确要求心理教师要把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当作一节研究课来上,并要求每一位心理教师要承担或参与一个研究课题.本调查旨在全面、客观、准确地摸清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准确把握当前顺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这一群体在科研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和突出问题,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把顺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科研能力推向新水平,顺义区教研中心教科室和教研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共同开展了此次调研活动.
中小学教育 心理教师 科研能力
李立军 薛青
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 顺义区仁和中学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48-257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