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明日的田园城市》中的人民性

本文在探讨霍华德思想的同时,结合我国当前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应该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教训,在城市规划、设计、布局、建设过程中,如何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如何把城市建设得更美好?可以从《明日的田园城市》中获取一定的答案。当然,资本主义各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也不是没走弯路,在它们城市化过程中也曾使“江河可以变成滔滔的污水沟,滨水地区甚至使游人无法走近,为了提高行车速度,古老的树木可以砍掉,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可以拆除;但是只要上层阶级能中央公园内驱车遨游或是清晨在伦敦海德公园的骑马道上放马漫步,没有人会关心城市中广大市民缺少公园绿地和休息场所。” 《明日的田园城市》体现的人民性,超越了时代,以它一个多世纪经久不衰的顽强的生命力影响着世界。它更像一个警钟,时时提醒着人们不要陶醉于当前城市的亮丽外表之下,以贪婪为动力,而忽略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城市规划 人民性分析 城市化进程 《明日的田园城市》

冯超英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国内会议

第七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

美国加州

中文

114-117

2013-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