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发展
在当代中国,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上述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载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它要求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主张社会和谐。它要求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它要求关注生态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相融,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它要求以经济发展的成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又化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还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等等。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制度的根源上,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社会根源,为人们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以及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提供的思想武器。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则指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发生失误的思想认识根源。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但是如果忽视国情和自然条件,不尊重自然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盲目冒进,追求高速度和高指标,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社会发展,甚至认为GDP增长就是社会发展,必然造成发展中的挫折,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给人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正确的方法和观点,纠正了人们以往在这些方面的种种不正确认识,实现了从一味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的思想转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 人类活动 自然环境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俞良早
南京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美国加州
中文
485-486
2013-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