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415例的疗效评价和中远期随访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及中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总结自1999年8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415例脊柱转移瘤的患者,男性285例,女性130例,年龄为25~85岁(平均64岁),其中肺癌140例,乳腺癌104例,肝癌80例,大肠癌35例,胃癌40例,前列腺癌16例.病变累及颈椎42例,胸椎240例,腰椎133例,累及1个椎体的为297例,2个椎体98例,大于三个椎体的为20例.所有患者均在DSA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其中138例患者同时行125I粒子置入.术后给予相应的综合治疗,同时观察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VAS)的变化,X线片测量病变椎体前缘的高度、中线高度和后缘高度的变化评估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PVP,每节椎体注射骨水泥1~9ml.术后所有患者脊柱稳定,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无局部皮肤出血坏死、放射性肺炎及粒子照射相关并发症发生,且ECT复查未发现放射源泄漏的现象.随访6月~8年,392例(94.4%)患者腰背部疼痛明显改善,23例(5.6%)患者症状无明显好转,手术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置入125I粒子的138例患者VAS评分与未置入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病变椎体平均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和后缘高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内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4月,其中肺癌和肝癌生存期为8个月,胃癌、乳腺癌、大肠癌和前列腺癌生存期为18.5月. 结论:PVP治疗脊柱转移瘤安全有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癌痛;同时125I粒子置入操作简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控制肿瘤的进展.

脊柱转移瘤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丁荣 黄明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微创介入医学科

国内会议

第12届全国消化道恶性病变介入诊疗研讨会暨2012消化介入/内镜/放射/肿瘤微创外科新技术国际论坛

昆明

中文

197-200

2012-12-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