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传承非遗文化弘扬中医导引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是中医导引学经典.其以《易》为哲学基础, 《素问》、《灵枢》为理论指导,通过伸筋拔骨、吐故纳新、守中用和,达到强筋壮骨,固摄精气,濡养脏腑,涵养心性的效果.2014年11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由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申报的”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列入传统医药中医诊疗法(Ⅸ-2).成为我国首个中医导引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研究所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领导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的指导下,先后开展”非遗进社区”、”非遗进企业”、”非遗进校园”活动,传承中医导引,弘扬非遗文化,受益人数逾十万.又在上海、北京、台湾、香港等地出版中医导引学著作九册,发表相关科研、科普论文十余篇,荣获省(部)市级荣誉十余项.2012年起,研究所将中医导引学理论和技法应用于先天性智力障碍人群的康复干预.通过健康讲座、心理疏导、导引调理,帮助阳光之家的学员、老师、家长三者之间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交流、互动机制,从而使长期护理并最终引导特殊儿童走向社会成为可能.其后,研究所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合作,应用中医导引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疾病各阶段的典型症状进行康复干预,并从整体到单一症状整理编制出版了全套科学实用的方法《帕金森病导引康复法(图解)》.通过二年对近百例典型病例的临床观察显示,帕金森病导引康复法通过疏导经筋改善气血循行,以荣养筋骨和脏腑.对巩固治疗效果,缓减乃至消除吞咽、步态、发音、心理障碍等症状效果明显.充分显示了中医导引学在慢性病康复和跨领域学科合作方面的优势和前景.

中医导引学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文化传承

严蔚冰 严石卿

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13届中国·上海国际气功科学研讨会

上海

中文

125-130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