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65例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中医证候的调查分析

目的:(1)了解恶性肿瘤发病的一般情况,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发现营养不良风险.(2)区别8MI指数、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NRS 2002营养筛查量表对营养不良判别的敏感性,比较各项评价指标统计学中的相关性.(3)初步分析营养不良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方法:将BMl<18.5kg/m2,或PA<200mg/l,或ALB<35g/L判定为营养不良.运用NRS 2002量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量表总分≥3分为营养不良,存在营养风险.采集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136例患者中医证候学资料,排除<5%证候,将余下38个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出证型分布. 结果: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56岁至65岁者最多.类别分布前四位分别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265例患者中BMI <18.5 kg/m2有41例,ALB<35 g/L有54例,PA<200 mg/l有175例,NRS 2002量表≥3分有136例,相关性检验表明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136例患者经聚类分析后分为气虚痰湿证约23例,阳虚证约20例,阴虚血瘀证约37例,气阴两虚证约56例. 结论:各项指标判别营养不良的敏感性从高至低为:PA>NRS 2002量表分析>ALB>BMI,且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存在营养不良恶性肿瘤患者以虚证为主,包括气虚、阴虚、阳虚,夹杂痰湿证及血瘀证。

肿瘤患者 营养不良 中医证候 聚类分析

傅婷 汪潞 汪玉琪 陈寒露 姚庆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浙江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浙江,杭州,310022

国内会议

首届两岸四地中医药循证高峰论坛

北京

中文

314-321

2015-06-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