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2年永州地区闪电数据分析
利用湖南省雷电监测定位系统2007~2012年永州地区闪电资料,划分179×257个公里网格区域,建立VB程序对落在网格内的闪电数据进行统计.利用Surfer、Excel图表软件对雷击大地数据、时空分布进行等值线绘制及色斑图绘制,得到永州地区闪电分布特征,同时探讨省级中心站闪电资料的局限性,可更好地为雷电预报及防雷工作服务.永州地区负闪发生频率大,占95%以上;年平均闪电密度为0.50次/km2·a,极大值5.83次/km2·a;雷电流平均强度40.85KA。永州地区闪电密度中心分别位于东安北部、冷水滩南、祁阳东北、东南部,处于海拔低的盆地地形、水系发达区域及盆地与山地结合部。永州地区闪电频发于4-10月,呈现三峰结构。白天峰值出现在12-20时,与对流在午后发展、傍晚达到最强的日变化规律有很好的一致性;夜间峰值出现在5-7月的1-5时、8-9月的23-次日1时,此时高空大气冷凝,造成大气气柱状态不稳定易引发雷暴。永州地区闪电密度空间分布表现为北部、东北部大,南部、西南部小,与人工观测到的雷电活动规律不一致。主要原因是永州处于本省南部边界,本站及附近站点的分布在永州地区北部、东北部,且探测范围没有完全覆盖到永州地区的南部和西南部区域。
闪电数据 统计分析 分布特征
李湘祁 宾雍伟 龙斌 秦向宏 李琼
永州市气象局,湖南永州425100
国内会议
南宁
中文
217-218
2014-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