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为主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1例
视神经脊髓炎是一种主要选择性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在亚洲也相对多见。中医学中没有对应NMO-ON的确切病名,但根据本病临床特征可归于中医“痿证”、“暴盲”、“瞻视昏渺”等范畴。本病病位在脑与目系,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本病多属肝肾亏虚,精血不能上荣,目失濡养而出现视物不清、甚或失明,治疗上以补肾益气、养肝补血、疏通经络为主要原则,使肾精充足、气血运行流畅从而改善视力。百会为督脉所过,位于头之项部,人身之至高,督脉统诸阳,统领一身之阳气,故针刺百会振奋一身之阳气;睛明、球后、攒竹、四百为治眼病效穴,太阳清热明目,有加强眼部气血循环之功;风池为足少阳胆经和阳维脉交会穴,针之能清肝利胆、养血明目、祛风健脑;天柱居天位,又应星官名,补益脊髓,改善脊髓局部供血;光明为足厥阴肝经络穴,肝胆之脉通于目,故主眼疾使眼复明;合谷、太冲以开“四关”、补肝益肾;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有滋阴养血之效;加之头皮针之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共奏通络明目之效。诸穴合用,同时配西医治疗,稳定了疗效,缩短疗程,有助于视觉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 病理机制 针刺疗法 临床疗效
周熙
重庆市中医院针灸科 重庆400021
国内会议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一次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
重庆
中文
103-104
2014-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