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脑功能研究现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功能性胃肠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部疼痛和上腹部烧灼感等。根据FD的临床症状及发病特点,运用针刺治疗,研究显示:针刺能显著改善FD患者上腹饱胀、早饱、嗳气、纳差等症状;针刺能加速胃排空,改善胃动力障碍,调节胃肠激素水平、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等。众多文献报道,针刺对FD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远期效应。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脑功能研究技术应用于针刺疗效的机制研究,从而对针刺如何通过“局部-脑-内脏”途径对内科疾病产生治疗作用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方法。目前疾病研究常用的脑功能研究方法有: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电图等。这些技术的运用使针刺效应中枢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 针刺治疗 脑功能成像技术 临床疗效
范正鹏
重庆市中医院 400021
国内会议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一次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
重庆
中文
126-128
2014-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