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氏病症候、病机和分期论治的初步分析
本文结合文献,分析了对于白塞氏病的临床症状、病位、病机的认识,提出了白塞氏病与传统“狐惑”病概念的差异;并且基于本病“迁延反复”的临床过程,提出分期论治的观点.白塞氏病目前诊断以眼-口腔-外生殖器症状为依据,并且病史>1年,反复发作3次以上。本病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急性发作期-相对稳定期-恢复巩固期,临床应当分期论治。发作期包括急性发作期、反复期;稳定期指相对稳定期。发作期湿热壅盛,热毒结聚,表现为溃疡范围、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疼痛程度均比较严重,伴有发热、肢体痛性结节性红斑、关节痛,舌苔黄厚舌质红,脉实;经过药物治疗以后,湿热渐化,热毒减退,脾虚和/或阴虚的表现与湿热瘀邪气兼而见之,如大便粘滞不畅,舌体胖大水滑,舌苔渐薄而舌质渐红,伴随疲倦和睡眠不实等症状。进入稳定期的重要标志是口腔和外阴溃疡的控制,患者邪去正复,视其气血阴阳失和加以调治。
白塞氏病 中医证侯 发病机制 辨证论治
张海滨 张洁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81-483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