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王鸿士治疗肝硬化经验

肝硬化是肝脏疾病的晚期临床表现,肝脏功能进行性损害以及门脉高压可导致腹水、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病情更为复杂,治疗棘手,预后多属不良.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施治进行多年的临床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肝硬化并不是”不治之证”,本文拟通过介绍两例肝炎后肝硬化治验来探讨肝硬化中医药治疗的某些问题.本文例(1)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由于病邪较盛,湿热困脾及蕴郁肝胆不解,加之久病情怀不悦,肝阴暗耗,气滞血瘀口增,导致肝脏功能进行性恶化,黄疽低热,腹胀胁痛,腰痛乏力,鼾衄瘀斑,白血球及血小板减少,肝功能试验转氨酶、射絮及胆红质异常增高诸证相继出现,肝脾肿大及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经治以扶正驱邪之法病情好转但黄疽退后湿热余邪未清气滞血瘀未复阻碍本病进一步恢复,致予活血化瘀育阴软坚补气健脾疏气行滞配合清热渗湿活血解毒为法调治,患者全身症状明显改善,出血倾向消失,肝脾显著缩小,肝功能正常,并经X线造影复查食道静脉曲张征也己消失。本文例(2)臌胀证由于脾虚湿盛、壅阻中焦,以及水气上犯肺气闭塞所致,方用麻黄、杏仁、葶苈子、桑白皮开肺利水,生芪、党参、云苓、通草、泽夕、猪苓、车前子、防己、椒目、赤小豆等健脾益气利水,青陈皮、川朴行气消胀助以疏通中焦气机,乃使胸腹水得以消退;之后继用补气健脾养肝和血法调治,病情稳定。总之,肝硬化腹友虚中夹实为多,然湿热邪势嚣张气机痹阻者也有可能急剧发展成为本病辨证审慎不可大意。

肝硬化 辨证论治 中药治疗 临床应用 王鸿士

王国玮

国内会议

第三届岐黄论坛

北京

中文

521-527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