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台灣家白蟻腸道結構與微生物之顯微觀察

应用光学显微镜及影像分析仪FS-180U等仪器进行喂食不同食材之台湾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工蚁及兵蚁肠道外观,并以微分干涉差显微镜(DIC microscope)及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内部肠道微生物之显微观察.透过系列之显微影像观察,证实台湾家白蚁工蚁及兵蚁两者间肠道外观具有差异,工蚁之肠道外观较兵蚁肥大且囊形胃也较为明显.藉由DIC光学显微镜之观测发现,在台湾家白蚁工蚁的囊形胃内部共生着相当大量的原生动物,经比对判断为Trichonympha sp.,Holomastigotoides sp.,Trichomitopsis sp.,Holomastigotoides sp.,Pseudotrichonympha sp.及Spirotrichonympha leidyi等不同种鞭毛虫,其中Trichomitopsis sp.及Trichomitopsis sp.为野生组及退食不同食材者所共有.但各试验组之间,存在相异之共生鞭毛虫,系因喂食之材料不同,以致改变了肠道中与之共生的微生物种类,使消化的木质纤维素转化为白蚁本身所需之能量透过SEM显微观察发现影像呈现方式以酒精-醋酸异戊酯脱水处理者较佳.并发现兵蚁的囊形胃中含有类似细菌或类似真菌的孢子颗粒,且各肠道中类似细菌的球状颗粒略少于工蚁,推测可能是因兵蚁系由工蚁喂养,故其肠内无需对食物进行初步分解,仅需进行后续的消化及代谢;而工蚁则因身兼喂食其他类型之蚁种,其肠内需对所进食之物进行初步处理,加以本身的消化及代谢,故其肠道内容物较为丰富.

台湾家白蚁 肠道结构 肠道微生物 纤维素分解 微分干涉差显微镜 扫描式电子显微镜

黄崇睿 朱紀實 宋洪丁 夏滄琪

嘉義大學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 嘉義大學 微生物免疫與生物藥學系

国内会议

第六届海峡两岸森林保育经营学术论坛

台北

中文

8-16

2015-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