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王玉玺教授从”寒”论治皮肤病的经验举隅

在临床治疗皮肤病时,往往因多数皮肤病外象红肿,因此在治疗上以”火热”辨治者居首,遣方中多注重应用清热解毒类方剂,寒凉药物的使用屡见不鲜.王玉玺教授多年来对皮肤病斟酌思索,通过对疾病的精细辨证、审证求因,其认为诸邪皆可致病,且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皮肤病的致病理论体系.王老居处北方,在北方尤其在东北,黑龙江北疆之气高寒多风,寒乃冬季之主气。中医讲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寒邪是许多皮肤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王老经常引用内经中的一句话“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其认为每一种皮肤病在其不同阶段都有寒证和热证之分,所以临床治疗过程中都有可能有“寒”之存在。邪盛容易侵袭人体,外者风寒之邪郁于肌表,内者病变诸邪可从寒化,因此每一种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其证型往往错综复杂,但只要辨证得法,不必对皮肤病治疗中温热药味的应用谨小慎微,寒者热之亦达药到病除之势。运用此经验,最后介绍了银屑病、湿疹、痤疮、荨麻疹、带状疙疹后遗神经痛等皮肤病的临床症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常用方药。

皮肤病 寒邪证 辨证论治 中药治疗

杨素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六届中医皮肤科国际学术大会

杭州

中文

107-110

2015-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