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菌种分布及香莲方逆逆转白念珠菌耐药的基因组学研究
本研究的创新点旨在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利用基因分析相关技术对相关菌株进行多靶点超高通量筛选,通过分别对原代耐药株、自然转种转变为敏感株的白念珠菌菌株与香莲外洗液作用下转变为敏感株的白念珠菌菌株进行转录组测序,在基因水平揭示香莲外洗液对白念珠菌作用的分子机制,从而揭示香莲外洗液的作用机理,为香莲外洗液良好的临床疗效提供佐证。 临床研究发现,白念珠菌仍然是导致阴道念珠菌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这与以往的研究是一致的;两性霉素B对菌群的敏感性最强,其次是伏立康唑、氟康唑、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由于不同的念珠菌对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有些菌株对某些药物天然耐药,因此临床上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菌种分布和准确鉴定对抗真菌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根据统计结果,尚不能认为白念珠菌和非白念珠菌导致的WC患者的疹痒及疼痛严重程度有差别。 香莲外洗液能较快诱导耐药菌株恢复对氟康唑的敏感性。除此以外,香莲外洗液对各代转种的耐药菌株,MIC值与原代相同,表明香莲外洗液对耐药菌株作用相对稳定。 基因研究方面,无论是与耐药原代株相比,还是同自然转种恢复敏感的菌株相比,香莲外洗液作用下的敏感株差异基因分析,都与目前发现公认的耐药基因不同,提示,香莲外洗液对白念珠菌可能有其特异的作用靶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菌种分布 白念珠菌 香莲方 耐药性分析 基因组学
王平 范瑞强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84-185
2015-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