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痒的古意今释及证治方药概述

古籍中记载的阴痒主要指的是表现于外阴的一种症状,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所致的导致外阴疹痒的一大类疾病,相对于现代医学所指的阴痒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古籍中记载阴痒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方药,至今对临床应用仍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结合古籍,现代多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肾、脾功能失常有关。肝脉人阴毛,绕阴器,又主藏血,为风木之脏,肾藏精主生殖,开窍于二阴;湿热雍盛下注二阴,日久生虫,虫毒侵蚀外阴肌肤,则痒甚难忍;脾主运化水湿,脾虚无力运化,湿毒之邪随经流注二阴,滋生虫痒。肝经湿热或肝郁脾虚极易化火生湿随经下注,蕴结阴器,发为阴痒。此外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生风化燥,阴部肌肤失养,亦可不荣作痒。阴痒的辨证论治,按照有诸外必本诸于内的原则,采用内服中药与外用中药,整体与局部结合进行施治。
阴痒 发病机制 辨证论治 中药治疗
吴盘红 范瑞强 陈信生
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 河南郑州450002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 广东广州510000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06-208
2015-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