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附加偏心距和P-δ效应相关规定的演化与讨论

从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演化并对比参照欧美规范,详细讨论了附加偏心距和构件设计考虑P-δ效应的相关规定,对构件的最终弯矩设计值的数学表达进行了分析,对这两问题处理的逻辑形式进行了讨论,并依据欧美规范的逻辑写出了相应的表达式,供大家参考讨论. 通过对我国89/02/10规范的纵向对比,以及对ACI,EC2规范的横向对比,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我国规范对附加偏心距和考虑构件P-8效应处理方式及其背后的原理。通过ACI和EC2,可以看出:附加偏心距(或最小偏心距)是在考虑构件二阶效应之前就处理的,通过二阶效应的考虑,再进一步对弯矩进行放大,这个逻辑概念是恰当的。整体来看,针对这两个问题的处理,我国规范更接近于EC2.

混凝土结构 附加偏心距 构件设计 P-δ效应 距值参数

李楚舒 李立 陈云波 芮继东

北京筑信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100043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暨首届全国青年结构工程师论坛

杭州

中文

562-567

2015-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