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川地震灾区杨家沟泥石流物源分析与防治方案确定
”5.12”汶川地震后,震灾区滑坡、崩塌等产生的大量松散固体物质为该区泥石流长期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基础,部分流域地势陡峻,汇水条件较好,部分干流沟道堵塞严重,从而导致震后泥石流活动强度和频率急剧增大,使得泥石流成为对地震区影响最为严重的灾害.通过对杨家沟泥石流形成因素及物源条件分析计算,预测了发展趋势,杨家沟泥石流流域受“5.12”地震影响松散物源积聚增多,较易暴发泥石流灾害,针对物源类型及分布特点提出的治理方案,对该泥石流进行防治能有效控制泥石流灾害,防止泥石流体冲出沟道后抬高渝江河床,进而威胁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由于“5.12”地震后,沟内不良地质现象增多,流域内松散物源储量增多,可参与泥石流活动的松散固体物源量较多,泥石流易发程度高,泥石流危险性增大,因此,对杨家沟泥石流开展治理工程是比较紧迫的。同时对流域内应继续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制定好林木的砍伐制度,以防治坡面侵蚀水土流失,进一步减少流域松散物源。
泥石流 物源分析 灾害防治
张生祥 何勇 何明阳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五队,四川泸州 646000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80-84
2015-0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