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支座工作模式下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地震损伤性能对比研究

桥梁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变形延性、滞回耗能和结构损伤,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重要基础.以京沪高铁某代表性大跨度连续梁桥为对象,建立考虑支座破坏滑移的多阶段非线性力学行为(模型Ⅰ)以及支座保持理想工作状态(模型Ⅱ)的两种全桥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积分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在三种地震动水准下的抗震性能.研究表明,在顺桥向,当考虑了支座的破坏后滑移效应时,强震下支座进入非线性工作状态能够降低固定墩的地震响应,但同时也相应提高了边墩的地震需求,其地震响应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在横桥向,支座保持理想弹性工作状态使得上部梁体的地震作用直接传递到桥墩,显著提高了各墩的变形和耗能需求.对于两种计算模型,三种地震动水准下各墩的变形延性和损伤状态均处于较低的水平,说明我国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具有较高的抗震能力.

高铁连续梁桥 抗震性能 支座工作模式 滞回耗能

崔禹婷 江辉 赵松涛 杨庆山 朱晞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国内会议

第九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

哈尔滨

中文

669-679

2014-08-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