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术后中心静脉导管CRI及CRB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
目的:探讨与分析心脏病术后中心静脉导管CRI及CRB的危险因素分析,总结防治措施. 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本院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2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尖端细菌培养,同时进行血培养. 结果:210例中发生CRI 25例(11.90%),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3例(52.00%),革兰氏阴性菌9例(36.00%),真菌3例(12.00%).前5为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4例;发生CRB 4例(1.90%).CRI及CRB的发生与疾病类型、穿刺途径及置管时间有关. 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首选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部位,缩短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降低心脏病术后中心静脉导管CRI及CRB的发生.
心脏手术 中心静脉导管 术后感染 菌血症 临床治疗
潘仲惠 张章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心脏外科 重庆 4040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2
2015-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