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皮肤反应联合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在卒中后抑郁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观察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中的特点,并评价两者在PSD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HAMD评分>18分的卒中患者57例,分为轻中度抑郁组(<24分)和重度抑郁组(>24分),50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比较各组SSR、SLSEP结果. 结果:1.正常组SSR异常率12.O%,SLSEP异常率2.0%;PSD组SSR异常率73.7%,SLSEP异常率61.4%,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PSD组两者的异常吻合率为83.3%(35/42).2.PSD组SSR及SLSEP各波平均潜伏期较正常组延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3.亚组分析显示重度抑郁组SSR及SLSEP各波平均潜伏期较轻中度抑郁组延长,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 05). 结论:PSD患者SSR及SLSEP明显异常,其异常程度与抑郁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PSD患者的诊断参考指标应用于临床.
卒中后抑郁 临床诊断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刘卓 智屹忠 徐运 金佳丽 常蕾蕾
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2
2015-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