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肿瘤患者PICC置管前后血清TF变化特点及其与意义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在PICC置管前后血清组织因子(TF)表达水平的变化特点及其与血浆D二聚体(D-D)、血小板(PLT)之间的关系. 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46例肿瘤患者在PICC前后共150次血清中TF的表达水平,分析TF的变化特点,并同时分析其与血浆D-D、PLT之间的关系. 结果:①置管后1天患者的血清TF水平为118.29±38.76ug/L,均明显低于置管前的143.12±53.89ug/L、置管后30天的148.89±57.45ug/L和置管后90天的142.69±32.94ug/L(均为P<0.05).②置管前后四次的血浆D-D水平和PLT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③血清TF水平与D-D水平无相关关系(r=-0.0354,P>0.05);TF与PLT之间也无相关关系(r=0.1508,P>0.05).④化疗未置管的48例,无1例有血栓形成;置管而没有进行检测TF的42例中有1例发生血栓;而置管进行检测TF的46例中有2例发生血栓.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1天的血清TF水平明显低于置管前、置管后30天和置管后90天的表达水平,但与血浆D-D及PLT水平无关.PICC是安全可行的辅助治疗手段.

肿瘤患者 血清组织因子 血浆D二聚体 血小板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陆培芬 周妍 程旭 潘湘涛

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 江苏 太仓 215400

国内会议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第二次高峰论坛

北京

中文

1-1

2015-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