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围手术期中药应用对关节置换术后血液代谢及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评价中药应用结合围手术期血液管理对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代谢的作用及康复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住院并接受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200例,男性39例;女性161例,平均年龄67岁(45-80).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THA)5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141例.所有患者按性别、年龄、疾病等随机分为A、B两组各100例:其中实验A组术前5天开始加用中药;对照B组不服中药,两组所有病例常规进行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措施治疗.评价指标包括:记录术后第3d、7d患者外周血中血液指标:①红细胞(RBC)、②血红蛋白(Hb)、记录术后③出血量、④输血量;⑤股四头肌功能恢复时间. 结果:1.单侧初次关节置换术应用白体血回输后两组均无需输异体血.术后3日B组RBC、Hb较A组略下降,出血量略大于A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16、0.201、0.275、0.095);术后股四头肌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1).2.双侧一期置换或髋膝翻修术应用自体血回输后两组均需输异体血,B组出血量大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7、0.010、0.017、0.004);术后股四头肌功能恢复时间较A组长(P=0.000).3.术后7日A组RBC、Hb提升较B组快,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应用结合围手术期血液管理能够减少关节置换术后出血,并减少双侧一期置换或髋膝翻修术后异体输血量,纠正贫血、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目的:评价中药应用结合围手术期血液管理对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代谢的作用及康复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住院并接受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200例,男性39例;女性161例,平均年龄67岁(45-80).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THA)5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141例.所有患者按性别、年龄、疾病等随机分为A、B两组各100例:其中实验A组术前5天开始加用中药;对照B组不服中药,两组所有病例常规进行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措施治疗.评价指标包括:记录术后第3d、7d患者外周血中血液指标:①红细胞(RBC)、②血红蛋白(Hb)、记录术后③出血量、④输血量;⑤股四头肌功能恢复时间. 结果:1.单侧初次关节置换术应用白体血回输后两组均无需输异体血.术后3日B组RBC、Hb较A组略下降,出血量略大于A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16、0.201、0.275、0.095);术后股四头肌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1).2.双侧一期置换或髋膝翻修术应用自体血回输后两组均需输异体血,B组出血量大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7、0.010、0.017、0.004);术后股四头肌功能恢复时间较A组长(P=0.000).3.术后7日A组RBC、Hb提升较B组快,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应用结合围手术期血液管理能够减少关节置换术后出血,并减少双侧一期置换或髋膝翻修术后异体输血量,纠正贫血、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中药治疗 血液代谢 功能康复

宋玉成 邓英杰 梁治权 廖军 白玉盛 方锐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国内会议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第二次高峰论坛

北京

中文

1-1

2015-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