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35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来医院进行扩瞳、验光、配镜、遮盖、红闪、精细训练的235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作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相关临床特点. 结果:在本研究中,远视性弱视患者141例,占60.00%,近视性弱视患者76例,占32.34%,散光性弱视患者18例,占7.6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三种病型的弱视患者发病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显著,弱视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显著,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最普遍的是远视性弱视患者,且其治疗效果和屈光状态、患者年龄、弱视程度存在较大关系,需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根据这些因素采取恰当的干预手段.

屈光不正性弱视 屈光状态 患者年龄 弱视程度 临床治疗

罗晓燕 罗红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91

国内会议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第二次高峰论坛

北京

中文

1-1

2015-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