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5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明确治疗方案,进而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科科2011年1月~2014年3月接收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566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83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283例患者则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纳洛酮静脉滴注并结合高压痒疗.对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不良反应情况观察记录,对比两组患者长期治疗后的总体治疗有效率和后遗症发生率. 结果: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追踪并注意记录,应用静脉滴注配合高压氧疗的观察组患者病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脑瘫等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静脉滴注纳洛酮结合高压氧疗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后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低,增加治疗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临床上值得关注推广.

缺血缺氧性脑病 纳洛酮 高压氧疗 疗效评价 新生儿患者

帅培源

四川省犍为县人民医院儿科 四川 乐山 614400

国内会议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第二次高峰论坛

北京

中文

1-1

2015-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