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与有效的手术治疗
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2004年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中前列腺癌病理类型上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其中前列腺腺癌占95%以上,因此,通常我们所说的前列腺癌就是指前列腺腺癌.2102年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为9.92/10万,列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发病年龄在55岁前处于较低水平,55岁后逐渐升高,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高峰年龄是70~80岁.家族遗传型前列腺癌患者发病年龄稍早,年龄≤55岁的患者占43%.前列腺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中无患前列腺癌者的相对危险度为1,绝对危险度为8;则遗传型前列腺癌家族成员患前列腺癌的相对危险度为5,绝对危险度为35~45.此外,前列腺癌的发病与性活动、饮食习惯有关.性活动较多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高脂肪饮食与发病也有一定关系.另外,前列腺癌的发病与种族、地区、宗教信仰可能有关.临床诊断前列腺癌主要依靠直肠指诊、血清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和盆腔MRI检查,CT对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低于MRI.因前列腺癌骨转移率较高,在决定治疗方案前通常还要进行核素骨扫描检查.确诊前列腺癌需要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可采用根治性治疗方法,能够治愈早期前列腺癌的方法有放射性粒子植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根治性外放射治疗.对于中期前列腺癌患者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等.对激素敏感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以内分泌治疗为主,内分泌治疗的方法包括去势(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和抗雄激素治疗(比卡鲁胺或氟他胺)或去势+抗雄激素治疗.
前列腺癌 发病机制 手术治疗
权怡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 10085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
2015-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