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及治疗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北京市平谷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及治疗对策. 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平谷区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住院患者715例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我院自拟住院病人调查表对患者性别、年龄、职业、诱发因素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入选调查的71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病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肺源性心脏病,构成比例分别为:26.7%、17.8%、14%;年龄段为40-65岁以及>65岁者,分别占45.1%和56.8%;男:女为1.59:1(P<0.05);农民占61.4%;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诱发因素主要包括感染、劳累、饮食小当、未规律治疗(P<0.05);所有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其中715例静脉或口服呋噻米,601例服用螺内酯,341例服用地高辛,619服用硝酸酯类药物,398例服用β受体阻滞剂,453例服用ACEI或ARB. 结论:平谷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40-65岁以及>65岁者,分别占45.1和56.8%,与围内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男:女为1.59:1(P<0.05);职业为农民占61.4%,明显高于其他职业(P<0.05),与我国整体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小同.未规律治疗、感染、劳累、饮食不当等是心衰急性加重主要诱因,且患者并未获得系统化治疗,医生应加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规范化治疗,并对病人进行饮食、运动、情志、起居等进行全方位指导管理.
慢性心力衰竭 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治疗
景国际 刘大伟 李敏静 于向伟 齐冬梅 张翠 王国利 刘君
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 北京 1012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
2015-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