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纳米ZnO对CTAC蠕虫状胶束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采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国内油田清洁压裂液常用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表面活性剂与水杨酸钠(NaSal)体系形成蠕虫状胶束的最佳比例.利用纳米ZnO通过拟交联作用改性蠕虫状胶束溶液,提高体系粘度耐温剪切稳定性并优化了纳米ZnO的质量分数,分析了纳米ZnO对CTAC胶束的增黏耐温降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杨酸钠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在摩尔比1.25:1时体系形成最大长度的蠕虫状胶束黏度达到最大.纳米ZnO的质量分数0.2%时增粘效果最好.纳米改性体系在90℃黏度保持在60mPa·S,长时间剪切黏度保持稳定,耐温耐剪切性能增强.纳米ZnO改性CTAC蠕虫状胶束溶液整体表现为弹性,通过Cole-Cole拟合证明了纳米改性体系符合Maxwell流体模型,是具有单一松弛时间的线性粘弹性流体.

石油工程 蠕虫状胶束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纳米氧化锌 流变性能

贾帅 秦文龙 杨江 刘旋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

国内会议

2015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

西安

中文

1-8

2015-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