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药学监护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抗结核药物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可以表现为无症状性转氨酶升高,也可呈急性肝炎表现,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发生肝功能衰竭而死亡.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ATLI)会使患者依从性降低,甚至导致抗结核治疗的中断,容易使结核杆菌产生耐药,影响抗结核治疗的效果.深入了解ATLI的临床特征、发生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将有助于ATLI的预防、早期诊断和处理,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本文将就药物性肝损伤ATLI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及处理原则等展开讨论,并对如何合理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实施药学监护提出建议,指出,临床医师和药师都应关注和重视ATLI,掌握其发生机制、易感人群、发病特点及处理原则,同时正确判断停用和恢复抗结核药物的时机,既防止过早停用抗结核药物影响疗效,又避免ATLI加重,最大限度治愈结核病,减少耐药结核的发生。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 药学监护 致病因素 临床分型
杨勇 刘心霞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 四川省成都市 610072
国内会议
四川西昌
中文
1-12
2014-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