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白细胞、血小板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白细胞、血小板动态变化与感染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新会区三间医院确诊新生儿败血症的98例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变化,比较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治疗后的变化而判断其预后. 结果:外周血WBC下降比WBC升高更为普遍,更易至休克等严重表现,两者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小板下降多发生在病情严重的新生儿败血症病例中,提示血小板计数可作为反映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继续下降者多预后不良. 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白细胞、血小板动态变化可以及时反应其病情和预后,是新生儿败血症病情监测的一个可靠指标.

新生儿败血症 白细胞 血小板 动态变化

张伟新 黄为民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新会医院 广东江门 529100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生儿科 广州 510515

国内会议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北京

中文

105-106

2015-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