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体会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及其疾病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对3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别采用CT检查及MRI检查进行诊断,CT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MRI检查结果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及其疾病特征. 结果: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0.63%,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87.50%,且CT检查及MRI检查的漏诊及误诊例数均较少,两种诊断方式对于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准确率相比差异不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变特征为某些动脉部位的内膜下脂质沉积,伴随平滑肌细胞和纤维基质成分的增殖,逐渐发展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结论:MRI检查及CT检查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均较高,但MRI检查的诊断的组织分辨率较高,值得临床运用.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临床病理 影像学 诊断价值

诸瑛 李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上海 200000

国内会议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北京

中文

244-245

2015-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