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估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心源性脑栓塞患者59例,其中溶栓组34例、非溶栓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24h、7d、90d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早期改善及预后良好的比例、梗死后脑出血转化的发生率及90d患者死亡率. 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型Rankin量表(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24h、7d后,溶栓组的NIHSS改善百分比优于非溶栓组(p=0.007和0.01).发病90d,溶栓组NIHSS预后良好百分比与非溶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溶栓组24h出血转化情况较非溶栓组严重(p=0.04),7d出血转化情况与非溶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发病90d,溶栓组与非溶栓组患者死亡例数分别为11例和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 结论:rt-PA用于治疗心源性脑栓塞能够提高早期改善百分比,但同时会增加早期出血转化风险;在远期预后、总体出血转化及死亡情况方面与常规抗凝治疗无明显差异.
心源性脑栓塞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临床观察 疗效评价
张莉文 刘新亚 赵燕燕 龚大伟 丁新生 何冬梅 傅新民 叶民 徐家立 张正祥 陈丽华 杜丽 张莺芳
南京明基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南京21001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南京210000 南京医科大学明基神经病学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1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40,342
2015-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