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价值

目的:对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实际价值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中54例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其胎龄均小于35周.随机将54例早产婴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7例患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照组27例患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儿并发症中发生1例脑室内出血,2例支气管发育不良,2例患有视网膜病,1例死亡,好转21例,患儿住院天数为(10.5±14.O)天.对照组患儿并发症中,发生4例脑室内出血,2例支气管发育不良,5例患有视网膜病,10例死亡,好转6例,患儿住院天数为(21.5±12.O)天.经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脑室内出血、视网膜病情况以及住院天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支气管发育不良没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新生儿应该及早监护,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临床观察 疗效评价

刘晓红 张瑞敏 翟淑芬 平莉莉 赵军苍

邯郸市中心医院 河北邯郸05600

国内会议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北京

中文

347-347

2015-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