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制定急诊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回顾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探究急诊护理的措施. 方法:选择2012年6月前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筛选同期正常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定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纳入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针对危险因素制定急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评估时间、急诊时间、住院时间、复发情况及病人恐惧心理的效果. 结果:经统计分析,血压、血糖、家族史、吸烟史、精神状况、生活规律、运动情况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急诊护理的实验组患者评估时间(t=20.32,P=0.000)、急诊时间(t=17.64,P=0.000)、住院时间(t=12.56,P=0.000)、复发情况(x2=9.45,P=0.000)及病人恐惧心理(x2=3.25,P=0.012)对比对照组具有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危险因素及相关急诊特点制定急诊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率及康复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和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 抢救效率 康复疗效
孙效红
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 北京顺义1013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06-507
2015-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