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钠及鲑鱼降钙素在抗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钠及鲑鱼降钙素在抗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反应差异,为指导今后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本院住院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分为A组、B组、C组.均在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基础上,第一周A组、C组常规治疗,B组每天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50iu,观察记录每位患者疼痛缓解症状;第二周,三组同时给予静脉输注唑来膦酸钠注射液5mg,输注当天A组、B组预防性应用500~1000mg的对乙酰氨基酚,并维持至治疗后24-48h.治疗期间由责任护士测量体温变化,并认真记录,观察体温波动,总结最高体温与发热天数. 结果:B组较A组、C组患者疼痛症状缓解明显,A组、B组发热比例、发热天数及最高体温均较C组明显降低.即鲑鱼降钙素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缓解疼痛有显著疗效;对乙酰氨基酚常规预防性应用,对于缓解和纠正患者应用唑来膦酸钠后急性不良反应,如发热情况,疗效显著. 结论:骨质疏松患者疼痛明显时,可首先选用鲑鱼降钙素辅助治疗;使用唑来膦酸钠治疗同期,建议常规预防性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以减少急性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骨质疏松症 唑来膦酸钠 鲑鱼降钙素 临床疗效
王永革 乔冬芳 马松灶 杨朋彬 阮志勇 金浩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总医院药学部 473132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总医院内分泌科 473132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总医院脊柱关节科 47313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806-807
2015-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