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安全--人为因素
健康安全领域的许多人士认为,大约80%的工作相关事故是由员工的行为或人为因素造成的。这样的行为会使许多小因素累积在一起,从而产生消极后果或意外。员工在工作中涉入”风险”行为的原因很多,包括但不仅限于:靠投机取巧来节约时间、人机工程学因素、习惯作法、主管人员行动放任的危险行为、误解产生的风险行为和本能的危险任务行为。行为安全方法的重点针对员工的行为。通过影响行为,该方法体系可以减少伤害的发生率。行为安全方法的唯一关注点是在特定场所关乎安全的可观测行为。这种有关行为的观点是以任务导向的,并且将安全行为视为重要的工作技能;不得与工作场所的不安全条件检查和审查混同。安全管理有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从高度规范的方法,到多数进取型企业长期采用的外设或程序管理体系,再到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工作人员真正重视个人健康,并且在意识到自己可能影响到自身安全时,能够发挥最大的应对作用)。行为安全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要完成到行为安全方法的过渡,需要改变相关工作团队的文化,所以该方法不会立杆见效。人类的行为通常包括反射/自动行为、预期行为和习惯性行为,需要我们改变或适应。本文将探讨相关最佳做法以及企业和员工如何(通过加强安全行为或好习惯的方法调研并消除或减少不安全行为或习惯)影响人为因素。关键是首先确认那些对安全至关重要的行为,然后对这些行为进行定期观察监督。
Sharon Burton
国内会议
澳大利亚珀斯
中文
1-12
2012-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