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大型石油企业显著减少致命事故的方法
在壳牌集团公司(壳牌),确保员工安全生产是公司深持的价值观,零人身伤害是公司积极追求的目标.壳牌积极创建一种文化,保证全体员工和承包商都为实现”零事故”目标而承担责任.在对已经发生的与工作有关的死亡事故进行调查后,壳牌发现,违反安全规则是其中绝大多数事故的一个重要致因.为此,作为”零事故”目标征程的下一步,2009年,壳牌在整个集团内部推出了12项救生规则.这些规则并非新规则,而此次推广这些规则主要是为了提高员工对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的认识,并推动具有最高致命性伤害风险的领域遵守这些规则.规则中就员工、承包商及其主管针对预防受伤或死亡必须了解的事项和采取的行动提出了明确的期望.全体壳牌员工和承包商无论是在办公场所,还是在作业现场,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则.救生规则的指导原则是: ”如果你选择打破这些规则,你就是选择了不在壳牌工作”.自2009年推出这些规则后,壳牌的损失工时工伤频率(LTIF)与2008年相比明显下降,到2011年下降了40%,降至0.36;致命事故率(FAR)下降了71%,降至0.96次死亡事故/1亿风险暴露小时.比较而言,油气行业其他企业的LTIF和FAR降低幅度要小得多,分别为21%和39%.尽管这一降幅的长期可持续性尚待证明,引入救生规则的确提供了有关采取安全相关干预措施的一个宝贵例证,并取得了统计上和实践上的重大成果.据统计,在2010年至2011年期间,救生规则帮助我们挽救了大约13-29条生命.本文介绍了相关研究、实施策略以及组织可从救生规则实施中获取的经验教训.荷兰皇家壳牌有限公司(RDS)及其直接或间接投资的各家公司都是单独且独立的实体.在本文中,为方便起见,统称为”壳牌”,其中一般都包括了这些公司.与壳牌集团之中的其他(临时)控股公司一样,RDS并不(直接)参与这些壳牌公司的经营.壳牌公司都是自主管理的独立企业.壳牌公司之间不互相命令,但均应遵守它们自己采纳的那些”壳牌”政策规则.如果本报告包含前瞻性陈述,则在其限度内,这些陈述均基于当前预期和假设,且包含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业绩或事件截然不同于本报告中表述或暗示的那些结果、业绩或事件的已知和未知的风险及不确定性.读者不应过分依赖于前瞻性陈述.对于本出版物中使用的救生规则图标,壳牌国际勘探与开采有限公司(Shell International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B.V.)拥有原始版权所有人授予的出版和使用这些图标的许可.
Willem Peuscher Shell International Exploration Company B.V.Jop Groeneweg Leiden University/TNO
国内会议
澳大利亚珀斯
中文
320-333
2012-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