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多源遥感数据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中应用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四川省汶川发生Ms8.0大地震,地震诱发了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堰塞湖等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遥感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但在灾害评价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可用的数据源匮乏、遥感应急速度较慢,很难满足时效性等.在对常用光学遥感、微波遥感等技术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以”5.12”地震灾区诱发的地质灾害为研究原型,从基础地形数据获取、孕灾因子提取、灾害危险性评估、承灾体易损性评估、制图等方面综合阐述了多源遥感数据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中的支撑作用.其研究成果对地质灾害多发区的防灾减灾及灾害遥感机理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风险性评价 地质灾害 遥感

薛东剑 何政伟 陶舒 张东辉 张雪峰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灾害评估与风险防范民政部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国内会议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委会第四届年会

长春

中文

109-114

2010-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