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中学生伤害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中学生伤害及危险因素流行状况,探讨学生伤害的有效干预措施和预防模式.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初中生904名,高中生1026名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8.38%,男生(24.40%)高于女生(12.93%)(P<0.001),初中生(20.67%)高于高中生(16.34%)(P<0.05).扭伤、跌坠伤、自伤是中学生最常见的受伤原因,骨关节伤、割刺伤是最常见的伤害症状;学校是伤害发生的最主要地点,占67.25%,而男生中近45%的伤害发生在体育馆,女生中约20%发生在家中.性别、年级、家庭类型、学习成绩是伤害的影响因素.男生伤害发生的风险是女生的2.01倍,初中生是高中生的1.36倍,相对于核心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中学生伤害发生风险分别是其1.81倍、3.89倍,而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伤害发生风险是差等生的0.52倍. 结论:应根据中学生伤害发生类型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学校、家庭和社会各自发挥其作用,加强伤害综合干预,重点做好发生率较高的伤害的防范工作,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
中学生 伤害风险 公共卫生 健康促进
何朝 孙昕霙 赵瑞兰 张立敏 赵莹颖 张艳艳
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21-325
2015-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