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对原代大鼠肝脏细胞的双向毒性作用研究
目的:系统性探讨微囊藻毒素-LR (Microcystin-LR,MC-LR)对原代培养的大鼠肝脏细胞的毒作用特征. 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法建立原代培养的大鼠肝脏细胞模型,并通过抗大鼠细胞角蛋白(CK18)的特异性抗体来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纯度.对分离培养得到的原代肝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10-12-10-5mol/L)的MC-LR,在给药后的不同时点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存活率的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发生率、细胞周期、DNA合成速率以及细胞内ROS含量。 结果:分离培养所得细胞均为肝实质细胞,细胞纯度为100%。高剂量的MC-LR能引起细胞死亡或凋亡的发生,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增高;而低剂量的MC-LR则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效应,DNA合成速率以及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细胞内ROS水平在染毒后出现增加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双向毒性效应的分界浓度为10-7-10-8mol/L左右。 结论:MC-LR对的原代培养肝脏细胞的毒性效应表现为剂量上的双向性,即高剂量的MC-LR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内ROS升高从而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而低剂量的MC-LR毒性作用则表现为促细胞增殖效应。
微囊藻毒素 原代培养 肝脏细胞 双向毒性作用
帅怡 尹建勋 钱小兰 王彦琴 娄丹 肖萍 仲伟鉴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性评价科,上海200336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56-156
2014-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