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土-格栅筋土界面特性的本构模型研究
基于砂土与土工格栅、土工织物界面的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分析了两种不同界面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峰值、残余剪切应力与界面剪胀性曲线存在一定的联系,即峰值强度通常会发生在界面相对减缩过程结束和残余剪切强度发生在界面的相对剪胀过程结束.加载过程中由于土工合成材料的逐步磨损、褶皱或者断裂导致了筋土界面强度出现较为明显的强度软化现象,在界面抗剪强度的研究中不可忽略.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一种能够描述筋土界面力学性能的组合本构模型,该模型包含4个关系式:(1)峰值、残余强度包络线;(2)强度峰值前的双曲线模型;(3)强度峰值后的位移软化模型;(4)反映剪胀特性的界面剪胀模型.该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直剪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所用模型是合理的.
筋土界面 砂土 土工格栅 力学性能 本构模型
王军 林旭 符洪涛
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浙江温州325035;温州大学浙江省软弱土地基与海涂围垦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温州325035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6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75-84
2014-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