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1年以来中国主要草原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研究

为了遏制草原生态恶化,2001年以来中国陆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草原在气候变化和生态保护的影响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未来应如何继续保护和恢复草原,本研究利用气象资料、卫星遥感以及草原地面观测资料等,对2001年以来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中国主要草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中国主要草原产草量、覆盖度均呈增加趋势,2013年达近13年以来最高水平;春季沙尘天气减少,生态环境质量转好;仅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等部分草原生态恶化的状况仍未得到转变.草原生态环境质量好转的原因主要是2001年以来6省区草原降水增加,十分利于植被生长,加之草原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草原植被生产力的提高和覆盖度的增加,植被得到较快的恢复.建议:未来草原生态保护要根据不同的气候变化趋势,采取相应措施,持续促进草地植被生长.其中,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草原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暖湿化气候变化趋势,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和恢复力度,促进草原尽快恢复;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等暖干化草原要做好防旱抗旱工作,尽快遏制草原生态恶化.

草原生态 质量评估 环境保护 产草量 植被覆盖度

钱拴 吴门新 程路 曹云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2010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

昆明

中文

81-86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