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控制面源污染的效果研究

农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但在追求粮食产量和经济利润的刺激下,化肥、农药的滥用严重破坏了其生态调控功能,产生了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发展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筛选了国内稻田生态种养的主要模式,并对其在土壤肥力和病虫草害的防治进行综述;然后根据收集的相关试验数据,将不同模式控制面源污染的效果转化为相对于常规稻田的化肥农药减少量,进行定量评估.评估发现,不同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在控制面源污染方面均有显著的作用,相对于常规稻田,可以减少的化肥量为5.03%~20.09%,农药量为54.94%~87.83%.因此,继续加强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研究和推广是从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举措.

农业稻田 面源污染 生态种养模式 可持续发展

刘伟玮 闵庆文 刘某承 白艳莹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国内会议

2010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

昆明

中文

124-129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